眾所周知,不同級別的車型,輪胎的尺寸大小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微型車的胎寬是125-155mm,小型車在155-195mm之間,緊湊型車大概在195-225mm之間,其他級別的車按照相差30mm依次類推。
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制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沖外界沖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并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于輪胎生產,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
單從輪胎角度講,相同花紋的輪胎如果胎面越寬,和地面接觸面越大,與地面摩擦力越大,車抓地力越好,越平穩舒適,對應操控性越好,同時油耗會相應增加。越寬越大的輪胎價格越高,扁平比約小價格也越貴,因為制造工藝復雜通常會帶來更好的抓地力,但同時油耗、胎噪也有可能增加。輪胎的高寬比數字越小(越扁平的輪胎),車輛的操控性就越好,但舒適性可能會下降,而且輪胎撞擊異物時鼓包的機率可能會增加。反之,高扁平比的輪胎緩沖能力強,但對路面的感覺較差,轉彎時的側向抵抗力弱。
相對來說,小型和緊湊型車如果想有較好的加速及更低的油耗的話,輪胎必然會窄一些,而性能型、豪華型的就比較寬一點。在選購車的時候,在保證基本剎車性能的前提下,關注“油耗”和“提速感”的車主還是選擇窄輪胎比較好。
輪胎是綜合性商品,各種性能之間會有相互制約。如要追求操控性,那可以選擇單導向輪胎,但這類輪胎可能會有較大的噪音;如果最看重的是舒適性,那可以選擇大小花紋塊錯落的輪胎,這樣的輪胎避震效果好,但會犧牲一定的操控性。另外,安全性是相對而論的,每款車都有適合自己的輪胎尺寸,太窄了不安全,太寬了會增加油耗和損傷懸掛系統,汽車在設計時是匹配合適的輪胎,最好不要自己隨意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