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汽斯柯達旗下全新緊湊型SUV——柯珞克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于一款緊湊型SUV,共推出了搭載1.2T/1.4T動力的共計4款車型,具體價格區(qū)間為13.99-18.59。趁著上市之際,我們也來快速地了解一下這款車,看看它的優(yōu)勢和劣勢分別都在哪,如果您要購買,買哪款最為合適。
優(yōu)勢——外觀內(nèi)飾更時尚、頂配價格更低
柯珞克的一大優(yōu)勢便是更加時尚、年輕的外觀內(nèi)飾設計。它延續(xù)了海外版車型的設計,在柯迪亞克身上稍顯老氣的家族風格下放到柯珞克這種尺寸上的SUV身上,看上去要更富年輕氣息。
此外,相比海外版車型,國產(chǎn)柯珞克針對軸距進行了加長50mm的處理,海外原版軸距為2638mm,國產(chǎn)加長版則為2688mm。最終新車的長寬高達到了4432/1841/1614mm。同級別中,柯珞克的車身尺寸不是最大的,但較長的軸距預計會帶來更佳的內(nèi)部乘坐感受。
新車內(nèi)飾也依然是斯柯達的全新家族風格,對稱式中控臺以黑色為主色調(diào),線條較為平直,并未像外表一般年輕、激進。而高配車型的皮質(zhì)座椅還采用了格子紋路的縫線裝飾,搭配全景天窗,也能帶來不錯的檔次感。
價格方面來看,柯珞克的起售價格稍高于逍客、科雷嘉等對手;而高/頂配車型的價格卻低于他們。車型款數(shù)量較少是一個原因,但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上汽斯柯達的態(tài)度:鼓勵消費者去購買高配車型,從而賺取更高的單車利潤率。
總體來說,柯珞克的優(yōu)勢在于相比同級別更低的封頂價格、更豐富的配置以及更充裕的乘坐空間。只是相比在該級別打拼多年、已形成口碑效應的競爭對手來說,柯珞克并不存在任何的先發(fā)優(yōu)勢。因此,更低的價格買到更豐富的配置,避開與對手的正面交鋒,則是它占據(jù)市場的重要方式。
面對的挑戰(zhàn)——入門緊湊vs緊湊入門:要配置還是要尺寸?
目前,國內(nèi)SUV細分市場依舊熱度不減。雖然推出更多的SUV車型確實能起到提振品牌銷量的目的,但如今10-20萬區(qū)間的級別概念正在被逐漸淡化。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經(jīng)濟發(fā)展,消費者口袋中的預算更加充足,以9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購車群體并不抵觸(甚至歡迎)依靠各類金融政策來購車。柯珞克所處的價位,往往添加不了多少預算便能夠得上正統(tǒng)緊湊型SUV,眾多20萬級別緊湊型SUV也會與柯珞克產(chǎn)生不小的競爭。
【是選小半個級別的高配,還是大半個級別的低配?不同年齡段消費者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不過,對年輕購車群體來說,近似的動力總成形式,配置豐富與否反而更能影響他們的決策。在這個層面上,像柯珞克這樣的入門緊湊型SUV,價格更便宜、配置(特別是智能配置)更豐富、車內(nèi)乘坐空間與正統(tǒng)緊湊型SUV之間的差距也并非不可接受。對城市用戶來說,更小的車身也更加方便、靈活。以配置為核心訴求的話,柯珞克的競爭力要強于同價位的正統(tǒng)緊湊型SUV。
四款車主要配置差異:低配性價比更高
說到配置,柯珞克此次僅推出了四款車型,入門版本車型就配備了定速巡航功能;在次頂配上就已升級為自適應巡航;而在頂配車型上基本配齊了市面上常見的主動安全功能。豐富的配置是此次柯珞克給我們留下的主要印象。
通過表格中的配置差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1.2T車型作為入門款,配置方面的誠意已經(jīng)很足了,比如標配的ESP、定速巡航、日間行車燈等配置,都不會讓購買入門款的消費者輸了面子;預算稍提一些,來到15.69萬元的價位,大輪圈、大屏幕以及自動大燈、雨刮也都是能提升用車幸福指數(shù)的功能,同時動力也升級為更充沛的1.4T;至于頂配的兩款車型,差價與入門兩款差異較大,顯得性價比并不高,因此我更推薦柯珞克的入門兩款車型。不過與對手相比,柯珞克的高配車型超高的配置足可算是一個大亮點,至于是否為高端配置(比如主動安全系統(tǒng))買單,則要結合您具體的用車習慣來看了。
銷量預期:無功無過即可
柯珞克還未正式上市,已經(jīng)收獲了千余訂單,說明消費者對于這款車本身是認可的。參考此前柯迪亞克的銷量數(shù)據(jù),總體算是無驚無險,但也沒有太多的亮點。如今柯珞克的上市,算是在柯迪亞克之下多了一個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同集團內(nèi)有著“大眾”這個品牌存在,斯柯達現(xiàn)今就只能走性價比路線,在產(chǎn)品層面做到“源于大眾,強于大眾”就足夠了。至于品牌方面,是銷量有了大幅起色之后才能聊的事。
全文總結:從產(chǎn)品本身來說,柯珞克并沒有什么硬傷所在,倒不如說已經(jīng)“盡其所能”了:豐富的配置以及時尚的外觀內(nèi)飾設計,對消費者來說都是殺手锏。只是,這些優(yōu)勢如果放在同集團的“大眾”品牌之上,這款車恐怕就會被打造成另一個“爆款”了。究其原因,是如今中國市場激烈的競爭,豪華品牌下探,普通品牌也在下探,下面還有優(yōu)秀的中國品牌在不斷崛起。原本諸如斯柯達、雪佛蘭這類同集團入門定位的品牌生存空間就比較狹小,如今被上下蠶食,面對的挑戰(zhàn)著實不小。降價、增配都是行之有效的直接手段,而長期的手段則是打造出獨特的品牌價值。從柯珞克豐富的配置來看,它完成了第一步。如何通過銷量的增長,進而來打造品牌,則是斯柯達接下來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