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型車在中國發展緩慢 如何能快速推廣?
在近日的一個論壇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談到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時,用了四個“化”,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小型化,他認為,利用我國的體制優勢、機制優勢,并整合這四個“化”,一定能打造出中國的國民車。
全球汽車消費之所趨
從全球汽車消費來看,汽車“小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有統計顯示,在城市化高、人口稠密、資源緊張的日本,汽車年產銷規模約為600萬輛,其中小型車就要占40%~50%。以日本本土2015年銷量排名前10的車型為例,有7款都屬于小型車,如本田的N-box、大發TANTO、日產DAYZ、大發MOVE、本田飛度、鈴木alto、鈴木WagonR。歐洲小型車的比例更高,有統計顯示超過50%。
這種趨勢之下,各大跨國車企也紛紛推出小型化策略。發動機排量越來越低,1.4T、1.0T發動機開始走俏,車型也越來越精致。
舍小求大 中美是例外?
在全球汽車小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之時,兩個“例外國”也逐漸被關注。2月中旬,
豐田汽車宣布其面向美國市場推出的小型車品牌塞恩(Scion)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這一品牌是豐田北美在2002年紐約車展時推出的,與豐田、雷克薩斯并列,然而不過15年的時間便宣布死亡。分析人士表示,這是因為美國汽車買家偏愛大排量車的緣故,尤其是SUV和皮卡。
與美國的汽車消費結構相似,“小型車”在中國也面臨著“下坡”的尷尬。即使在2015年下半年,國家推出1.6L及以下排量乘
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也未扭轉小型車全面下滑的局面。2015年在小型車銷量榜中,目前有45款車型,但全年呈負增長的就高達36款。除了POLO、飛度、K2還能保持微增以外,其他小型車包括瑞納、賽歐、夏利、QQ、嘉年華、奧拓等車型均呈現大幅度下滑。
壓力重重 小型化勢在必行
在中國汽車消費向“大”看齊的同時,與汽車相關的油耗、資源壓力也越來越大。原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加重,都要求汽車走小型化之路。2013年,工信部發布《乘
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核算辦法》,要求我國乘
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2015年降至6.9L/100km,2020年降低至5L/100km。百公里5升油的目標已非常嚴格,除了通過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技術做出平衡,小型車戰略與之相結合也是重要選擇之一。
而且隨著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汽車消費者也逐漸趨于理性,汽車將不再與面子、社會地位劃等號,以大為主的消費趨勢將被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取代,此時,小型車或有“出頭之日”。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汽車企業可以提供技術先進的、高品質、高性能、設計優美的小型車,打破“小型車=廉價車”的刻板成見,真正向市場提供“小而美”的小型車產品。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