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汽車界里要頒給一個最佳模仿獎給企業,那么眾泰汽車估計能夠當之無愧獲得這個獎項,在眾多自主品牌中,眾泰可謂是最敢抄也是最敢不怕爭議的一個企業,正是它我行我素的性格,反而讓這個名不見經傳汽車發展壯大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并非贊揚眾泰這種模仿抄襲行為,但眾泰確實抄了自身的名堂出來,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了這個品牌,正因為如此,眾泰在今年的年初,制定了年銷量40萬輛的目標,目標似乎挺保守,要知道的是去年2016年的年銷量目標眾泰定在了35萬輛,盡管最終全年銷量為33.3萬輛,目標并未達到,但也接近目標了,至于2017年上半年的銷量呢?
銷量不足目標三成
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共售出新車106,287輛,同比下降28.89%,僅完成年銷量目標的26.57%,也就是說上半年的銷量連目標的三成都沒達到,就算按去年的33.3萬輛來計算,上半年銷量也僅達到去年總值的32%。
說實在,這個銷量在眾泰眼里可能確實有點出乎意料,畢竟2016年全年眾泰在SUV領域只有SR9一款全新車型,其余都屬于改款,而來到了2017年,眾泰頻繁發布新車,例如T700、大邁X7、T600 Coupe等,按道理來說應該會對銷量有一定的振興,但事與愿違,銷量不升反降。
可能有人認為這是與眾泰開始自主原創有一定的關系,眾泰今年發布的新車,從車型外觀上看,確實模仿抄襲的痕跡少了很多,相比起去年發布的“眾泰Macan”SR9外觀吸引確實小了,但這真的就是主要原因了嗎?我們也不妨從車主的投訴中,看看能不能找到其它的原因。
小毛病多可靠性差
來自黑龍江的鄧先生在2016年的11月購買了一輛眾泰T600,但車輛行駛不到2個月后,就出現了掛檔困難的現象,經過檢查后為變速箱故障,最終更換了變速箱總成。在更換變速箱之后,車輛的天窗又出現了問題,檢測出為天窗的右側導軌不動,隨后又更換了天窗總成;天窗更換不到一個月后,方向系統又出現了問題,經檢測后又更換了方向系統總成。
最終鄧先生不得不向我們投訴,認為該車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購車不到5個月就換了三個總成。
同樣的,新車落地一年半就維修數十次的,來自廣東省廣州市的李先生也憤怒的向我們投訴:“購車至今維修數十次,各大小問題接連不斷,期間,空調不制冷、駕駛室內漏水維修4次,剎車不靈維修2次,車胎磨損維修1次,發動機、空調異響維修1次,掛擋器松動維修1次,起步踩油門無法加速維修1次,公路60碼后胎左右漂移甩尾維修1次,發動機齒輪打滑維修1次。”
至于在汽車投訴網上,我們也能發現來自全國各地大量的車主投訴,其中T600的質量投訴尤為突出。
從上述兩宗較為有代表性的投訴我們也不難分析出,目前眾泰汽車面臨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車輛的可靠性,不少的車主購車回來后,車輛就不斷地的出現各種故障,試問如此不靠譜的車輛,車輛的口碑怎么會好?眾泰目前開始擺脫了外觀“山寨”,但質量依舊無法擺脫“山寨”。
其實SR9也是一個很好地例子,目前月銷量僅為2232輛,銷量從年初的接近七千輛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原因無非就是消費者一開始看到這款車的外觀如此有“特色”,肯定能吸引不少消費者購買,但新鮮的感褪去之后,就不得不回歸到一個問題——質量,質量不過關,消費者肯定不滿意,試想購車回來不是在修理廠的路上就是在修理廠里,口碑能不差嗎?口碑差了肯定就會影響銷量,因此眾泰銷量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配置安排不合理
如果說質量可靠性是主要原因,那么次要原因就是眾泰對于配置安排的不合理,如果凈從表面配置來看,眾泰的車型可能算是自主品牌里配置較為厚道的了,但這些厚道的配置僅僅在于表面。
就如目前眾泰大部分的手動擋車型都沒有配置車身穩定系統,就算Z700手動擋車型配置了電吸門等高逼格配置,依舊是沒有ESP,T600即使最低配裝備了天窗,同樣ESP依舊缺失等等。不得不說,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看重車輛安全性,表面功夫做足了,但內在沒做好,消費者同樣不買賬。
總結
其實在很早之前就說過了,抄襲模仿可以是一個企業發展之初的戰略,絕不應該成為長久的發展方向,或許眾泰也認識到了,從今年之初開始出原創車型擺脫抄襲的名聲,至于下一步眾泰或許要回歸到質量這方面了,消費者購車無非就想有個代步工具,但車輛如果買回來后就天天趴窩,那還有什么購車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