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及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1月26日起,召回部分國產阿特茲及進口ATENZA車型,共計82235輛。
2017款一汽馬自達阿特茲
2013款進口ATENZA
召回范圍:
(一)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召回2013年7月31日至2016年6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阿特茲,共計80235輛;
(二)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召回2013年4月23日至2013年11月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ATENZA,共計2000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由于后輪機械式駐車制動鉗防塵罩的密封結構不良,導致制動鉗內部進水,滾軸部生銹。在此情況下持續使用,可能造成滾軸的滑動性能不良、駐車制動力下降,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發生溜車,存在安全隱患。
解決辦法: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及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車輛的滾軸進行檢測,發現生銹時,更換新的制動鉗總成;未發現生銹時,更換防塵罩組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在沒有收到召回消息之前,山東省威海市的劉先生14年買的阿特茲剎車嚴重抖動,一萬公里之內索賠更換兩次剎車盤問題仍未解決反而更嚴重了,當時4S店反饋廠家,廠家說數據正常,竟告知劉先生行駛期間不要連續踩剎車!這不是坑爹嗎?
同樣是剎車質量問題,在沒有召回之前,廠家讓你修吧,忍忍吧,總會修好的。可其實質量問題已經很是嚴重,而且自欺欺人,到了無可隱瞞的情況下才進行召回處理。
這消息無疑是給馬自達一個耳光,好不容易闖出點名堂的阿特茲,現在又再一次被質量拉下水了,眾所周知,馬自達旗下阿特茲目前由一汽馬自達國產銷售,ATENZA以進口的方式引入國內。近日從馬自達官方平輛獲悉,依靠雙明星產品的強勢表現,一汽馬自達2017上半年總銷量達到58815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高達92%的增長率。而去年8月煥新上市的馬自達旗艦全新阿特茲,今年上半年,以25052輛的總銷量,54%的同比增長,顯然,銷量來說,確實看得出再進步了。
品牌毀于細節 阿特茲苦于質量而不是銷量
但似乎,銷量好的背后卻隱藏著質量問題目前已經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近日,一汽又因氣囊存隱患召回680642輛國產馬自達6汽車,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副駕駛席空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接二連三的召回直接將一汽馬自達推向風口浪尖。先來說說阿特茲,在汽車投訴網上發現關于阿特茲的質量問題比比皆是。
此前有相關報道稱,一汽馬自達將會停產馬自達CX-7、馬自達6、馬自達8以及馬自達睿翼,僅保留目前銷售業績較佳的馬自達CX-4及阿特茲兩款。汽車投訴網數據顯示,一汽馬自達車型有效投訴量達346宗,其中阿特茲有68宗,車身及電氣尤為嚴重,身車生銹等問題早前就被媒體證實一汽馬自達裝配工藝低下,基本將造成產品質量瑕疵的因素鎖定在生產裝配流程上,并指責一汽馬自達想要提升產品質量,在生產流程、全自動化程度、生產標準規范性、人員職業素養等方面,一汽馬自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質量可靠性堪憂,對于產品質量把控不足
對于汽車產品而言,可靠性與質量是與安全性掛鉤的,如果這一點做不好,那是屬于一個不健全的產品,不過我們都知道,日本生產的馬自達在質量上都表現的十分不錯,全球知名的TOP GEAR都在節目里表示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就是日本產的馬自達。反觀國內馬自達,一汽馬自達可完全做不到這個水平,作為合資品牌,可以看出馬自達是控制不了自己合資工廠的生產水平,也并不是所有的品牌控制不了問題,有意思的是同為日系的豐田本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廠商生產的車質量可靠性卻做得很好,足以看出,這就是馬自達自身的問題。所以它對于產品質量把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望遠下半年,一汽馬自達將對CX-4/阿特茲這兩款車型進行改款,以助力企業達成全年銷售目標。看得出來一汽馬自達并不想放棄中級車市場,但在結合質量以及售后看來,只是改款并不足以改變其目前在市場上的尷尬局面,因為它真正欠缺的是口碑積累和品牌認可度以及質量的困擾。靜觀一汽馬自達下半年的造化。